1.《康熙大字典》对命运的解释采用了“命理、命格、定数之过程”为核心,认为命运决定于天地之气和人之禀性。2.在康熙时期,封建思想极为严峻,命运观念深入人心。《康熙大字典》的编纂者在此背景下,采用了命理学中关于人命所受岁运、五行八字、山水环境、气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考量,进而判断一个人所谓命运的高低。3.虽然今天命运观念已被视为旧思想,但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还是可以从《康熙大字典》的命运解释中,看到当时社会对于人生宿命的认知和探讨。
解释为:天格、地格、人格、总格、外格等五格数理关系,以此来推算人的命运
《康熙字典》由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张玉书及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主编,编写时参考了明代的《字汇》《正字通》两书。即便是到了现在,《康熙字典》还在不断重印,是语言文字工作者经常引用的工具书。
康熙大字典定义命运为“天数之定也”,可见康熙时期人们普遍认为人的命运是由上天所决定的,与人自身的努力和选择关系较小。此外,命运也可指人们在生活中所经历到的各种机缘和巧合,有时候也会被认为是一种宿命感。康熙大字典中的解释强调了命运是在天数里被决定的,暗示了它是人们无法改变的。
:“《康熙字典》对命运的解释是:命也,不可改;运也,可以转。一般人被‘命’所‘ 运’,而有的人却能够‘运命’。”